年5月初,日军想要“蚕食”冀中平原的计划泡汤后,像是一条没有吃到肉的疯狗,开始对冀中平原进行残酷的大扫荡。针对敌人像篦子似的大扫荡,马仁兴将军将冀中骑兵团的战士们,化整为零,他带1连、特务连、侦察连,汪乃荣政委带2连在深安路以东活动;副团长宋辅廷带3连,参谋长卜云龙、政治处主任杨经国带4连在深安路以西活动,冀中骑兵团留在内线,机动地吸引敌人,以便保护冀中军区的主力、机关、群众转移至外线。日军像一群群蝗虫,铺天盖地而来,骑兵团的战士们刚消灭一片“蝗虫”,正准备转移,又碰上了另一股“蝗虫”,一天最紧张的时候要消灭十几股。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刚做熟的饭还没吃,“蝗虫”们就包围了上来,战士们只好将饭装在口袋里,重新跨上战马投入战斗。5月11日夜,马仁兴将军将分散的骑兵团各连,集结到武强县沙洼村,准备总结和再次布置反“扫荡”工作。5月12日上午9时,日军集结骑兵步兵数万人,空中还配有3架战斗机,来势汹汹直奔沙洼村而来。面对强敌来袭,马仁兴将军认为此时骑兵团因为长时间作战,已经非常疲劳,而且战马损失严重,决定突围出去,不与日军纠缠,汪乃荣政委请命和2连的战士们留下阻击。2连在汪乃荣政委的率领下,向日军发起了反冲锋,打了日军先头部队一个措手不及。骑兵团其他连的战士,趁此良机立刻向西北,西南两个方向撤退。日军很快察觉了我军撤离的意图,立刻调集他们的骑兵队,进行追击并且还派出三架战斗飞机追赶。骑兵团英勇的2连战士们,在用马刀砍死日军几十人后,调转马头将日军的骑兵,吸引至深县院头村东北的大洼。日军的骑兵狂叫着,日军的飞机狂嚣着,枪声、爆炸声响成一片,日军的战斗机,为了提高射击精度,不惜低空俯身射击,骑兵团2连的战士们,利用低凹地形,在山侧埋伏机枪手,诱敌低飞通过山间时,将其击落。冀中骑兵团,开创了用轻机枪击落敌人飞机的先河。日军指挥官,见他们的飞机被击落,大怒,当即命令日军一千多名骑兵,对我2连发起了冲锋。狭路相逢勇者胜,身陷绝境的2连,再次拨转马头,挥舞着战刀,呐喊着冲向敌人,同日军骑兵杀在一起,眨眼功夫就把日军的骑兵砍倒10多乘,杀了漂亮的“回马枪”,趁日军骑兵被打得晕头转向之机,我骑兵团2连战士迅速撤出了战斗。沙洼村一战,尽管担任狙击任务的2连人马伤亡较大,但部队总算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沙洼突围后,冀中骑兵团副团长宋辅廷带领3连,转战到博野、蠡县一带。5月20日,在蠡县鲍墟镇野陈佐村,3连遭到日军合围,3连十几名骑兵,组成敢死队,迎着敌人机枪发起白刃冲锋,最终砍翻日军机枪手,随后3连长姚宏叶、指导员黄劳伦带领骑兵,与日军13骑兵大队,展开了白刃战。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3连大部战士壮烈牺牲,其中包括骑兵团交通参谋,马仁兴将军年仅22岁的儿子——马乘风。6月4日,在安平县北郝村的一次遭遇战中,冀中骑兵团政委汪乃荣在一次掩护军区撤退的战斗弹尽粮绝,不愿被日军俘虏的他,选择了自杀。数日后,冀中骑兵团总支书记高尚勇也在战斗中流尽最后一滴血。冀中骑兵团参谋长卜云龙和政治处主任杨经国带领的4连,在肃宁和高阳一带多次与日军遭遇,部队损失很大,杨经国壮烈牺牲。从5月初到6月底,在近60天的“反扫荡”中,冀中骑兵团,在数万敌人的“铁壁合围”中拼死冲杀,硬是用传统的骑兵冲击战术,在日军封锁线上撕开了一道血的缺口,完成了牵制敌人、掩护冀中区机关和群众突围的任务。骑兵团在日军的大“扫荡”中受到了重创,人的骑兵团,只剩下不足人。6月底,由于形势过于严峻,骑兵团忍痛向冀中父老乡亲告别,暂时离开冀中这片一辈子难忘的热土。冀中骑兵团转战到冀鲁豫军区,与冀鲁豫军区骑兵,重新合编为独立骑兵营。从此这支扬名于冀中军区的王牌部队的番号就此被取消,可是冀中骑兵团的功绩将会被历史永远铭记,冀中骑兵团英勇战斗的事迹一直在冀中百姓口中流传。冀中骑兵团变成了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冀中,矗立在冀中老百姓的心中。
冀中骑兵团传下
发布时间:2023/2/14 11:20:48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