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针
世人常说,乱世出英雄,但是英雄并不渴望乱世,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如能肩挑千斤担,谁拿青春换那一身才华?但是人并不能左右自己的出身,如果你生逢乱世,就只能一往无前,只有这样才能活下来。
本文的主人公李茂贞无疑就是一个敢于向命运发起冲锋的人,他生于晚唐这个急剧动荡,群雄纷争的时代,但是却从一介武夫成长为一方枭雄。人们就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做到的”?
李茂贞为何这么优秀,他如何完成蜕变的
李茂贞原名叫宋文通,最早效力于镇守京师的博野军,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在博野军中担任一名基层军官。这种军官在大唐的军队是可以毫不夸张地用一抓一大把来形容,如果单纯按照制度升迁,他基本没有多少机会能够一步步起来。
李茂贞第一个贵人——黄巢。当时正赶上黄巢起义,黄巢大军将大唐王朝搅的是天翻地覆,唐僖宗一看势头不对,出逃四川。黄巢攻占长安,建立大齐,只要是皇帝还在,那么反扑是必然的,因此黄巢皇位还没坐热乎,流亡在外的唐僖宗便开始安排各地节度使,剿灭黄巢,重回长安。
当时的博野军退到凤翔待命,唐僖宗恰恰安排凤翔节度使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全面指挥征讨黄巢事宜,而博野军当时正在凤翔。于是李茂贞的军队也被郑畋征调用来征讨黄巢,李茂贞因为作战英勇,被郑畋委以重任。郑畋夸赞李茂贞“勤于军旅,甚奇之”,李茂贞因此得以慢慢崭露头角,登上历史的舞台。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了李茂贞机会,而他确确实实也抓住了。在对抗黄巢的过程中,李茂贞作战英勇,并率队在龙尾坡阻击黄巢,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一战成名,因为平贼有功,李茂贞一跃成为神策军指挥使,自此李茂贞开始在晚唐舞台上崭露头角。
因祸得福,再遇贵人
唐帝国在经历“黄巢大起义”之后,面临着更尴尬的处境,各地节度使貌似被黄巢大起义所鼓舞,纷纷趁机割据,李唐王朝在这种情况之下,已成为落日黄昏,再也无力维持全国的统治。政出多元的态势已经初露端倪。
李茂贞此时人红是非多,被各路节度使嫉妒,险些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因缘巧合之下,投到了大太监田令孜的门下,成了田太监的干儿子。有了靠山之后,他的发展更加平稳,田太监是一个奸宦,因争夺盐池之利于王重荣发生矛盾,双方展开激战。毫无疑问,李茂贞又因为自己的优秀表现,得以继续水涨船高。
随着几方的争斗,田太监也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但是李茂贞却继续混了下去,被赐国姓,官至武定军节度使,自此行伍出身的宋文通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藩帅李茂贞。李茂贞也是借此乱世,慢慢的积聚实力,走上割据之路,这是李茂贞的发迹之始。
李茂贞自此在这乱世之中,一步步的闯出了一片天,成为了一代枭雄。
时针说
从李茂贞的发家之路来看,时针总结,首先你面对不利的生存环境时,要有着超强的生存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办事能力,最起码有一技之长。其次是要足够幸运,能遇到一个贵人,拉你一把,然后顺利地淘到第一桶金。
再者,当自己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要学会借力而为,有一个强大的靠山,能罩着自己安全的成长起来。靠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果没有靠山,那就只能是低调做人低调做事,争取在强大之前别让其他人注意到自己,只有生存下去,才有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