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博野县是革命老区,深厚的底蕴使红色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交织成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画卷。传承历史就是传承爱党、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怀,了解历史我们才能够深刻领会党的初心和现在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由中共博野县委宣传部策划,我县地方文化学者郑文林历时50个日夜,选取博野近代革命历史中的十个关键词,记述从年左右到年博野儿女投身救国救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尤其是真实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在那个血与火的特殊年代,博野人民英勇智慧、坚贞不屈、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作者:郑文林播音:杨革军
翻身记
(二)
年,博野县开展“耕者有其田”运动。县政府派工作组到各村发动贫苦农民与地主说理,动员地主、富农把多余的土地献出来交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主地多种不过来、贫苦农民无地可种的矛盾。但是,从全县总体情况来看,土地过分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广大贫苦农民受剥削的现状没有改变。土地制度不改革,农民就翻不了身。
年7月,冀中区九地委决定在群众基础好的博野农村开展土改试点工作。地委和冀中各县选派干部组成博野工作团,分成12支工作队,分别入驻博野县北杨村、南邑、北邑、北小王、北堤圈、西许村、东章、南祝等12个村,发动农民参加土改。起初,工作组采用自上而下的办法组建农民小组,但是效果不理想,农民们普遍反映“翻了个空身”。工作组不断改进,总结经验教训,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形成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土改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博野土改试点的工作经验在冀中地区的土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晋察冀日报》分期刊载了博野县土改试点的详细做法。年11月,冀中九地委召开土地改革会议,博野掀起了土改运动的高潮。县、区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到村,扎根串联,访贫问苦,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贫苦农民认识受剥削的实质,鼓起翻身的勇气。在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工作队特别重视发动妇女参加土改运动。她们受到的压迫和剥削更加深重,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高的积极性。在各村的控诉会上,妇女成了主角。她们讲述受压迫、受剥削的惨痛经历,坚定了广大贫苦农民斗地主、求翻身的决心。工作组在工作中发现并培养积极分子,由积极分子串联其他贫苦农民,组建贫民团。贫民团组织评定本村民众的阶级成分,之后斗争恶霸,平分土地。全县多户贫雇农共分得土地9万多亩、房屋间,此外还有粮食、衣服、农具、牲畜等。平分土地使广大贫农、下中农在政治上、经济上彻底翻了身。
来源:博野融媒
原标题:《翻身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