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博野县是革命老区,深厚的底蕴使红色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交织成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画卷。传承历史就是传承爱党、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怀,了解历史我们才能够深刻领会党的初心和现在肩负的历史使命。在举国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由中共博野县委宣传部策划,我县地方文化学者郑文林历时50个日夜,选取博野近代革命历史中的十个关键词,记述从年左右到年博野儿女投身救国救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历程,尤其是真实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在那个血与火的特殊年代,博野人民英勇智慧、坚贞不屈、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
作者:郑文林播音:杨革军
救亡记
(一)
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全面侵华,华北危亡。高博蠡起义失败后逃亡在外的部分党员陆续返回博蠡地区。迫于危亡的形势,他们深刻认识到,博蠡地区的党组织急需恢复起来,在抗战救亡中发挥核心作用。在没有和上级党组织建立联系的情况下,他们以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责任感主动组织起来,以“博蠡中心县委”的名义,恢复博蠡地区党的基层组织。
当年10月,博野民军司令张仲瀚、副司令员张子元和博野县老党员代表翟子瑜、贾毓屏、王文仲、边帅之在博野高小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博野县委。
县委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县委将全县分为两个核心区,第一区以吴王庄为中心,第二区以南白沙、东墟、小庄头为中心,加紧联系在本地坚持斗争的老党员,恢复各村党支部,发展党员。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县委根据上级党委的指示,改变从前发展党员速度迟缓的做法,破格发展党员,迅速建立农村党支部。
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县委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
年3月,县委举办农村干部训练班,县委书记翟子瑜讲授党的建设,抗日救国会主任王心田讲授党的抗战策略,提高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和政治素质。训练班结束后,学员充实到各级党组织和政权中去。4月21日,冀中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会后,县委根据会议精神,提拔了一批政治坚定的干部充实到县委、区委领导机构。6月,县委举办县级干部训练班。训练班设在解村,蔡云岭任校长,彭青和黄锦担任教员,学习群众工作、统一战线、连队政治工作,培养骨干,发展党员。训练班期满后,学员分配到县党政群团和县大队等部门,成为博野县抗战力量的骨干。
日寇占领县城之前,全县各村都建立了党支部,党员发展到近五百人。
博野县基层党组织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党领导敌后抗战做好了组织准备和干部准备,在领导全县人民坚持抗战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来源:博野融媒
原标题:《救亡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