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乡(公社、镇)村级中共组织
年2月,调整社队规模,在县委与公社党委之间增设祁州、伍仁桥、淤村、郑章、博野、程委6个工作委员会(简称工委),各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大队建支部委员会,设委员3-7人,书记1人,副书记1-2人。公社、大队均设监察委员会。年1月后,博野、望都县原划归安国乡村先后析出,安国组建祁州、西伏落、北段村、淤村、门东、石佛、南仕庄、东河、大五女、郑章、庞各庄、流各庄、大李庄、明官店、焦庄、西崔章、伍仁桥、南郭村,南娄底、常庄20个人民公社党委,辖大队总支部22个,大队支部个,生产队支部个,是年撤销6个工委。
年1月后,各公社党委和多数大队支部被“造反派”夺权,基层党组织陷于混乱。年9月,各公社、大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党的领导。年10月,20个人民公社,个生产大队重建党支部。党委设书记1人,副书记2-3人;大队党支部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年11月,人民公社建置撤销,原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改称为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乡、镇党委一般由5至7人组成,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组织、宣传、监察委员各1人,乡镇长和武装部长兼任乡镇党委委员;村支部一般由3-5人组成,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组织、宣传委员各1人。时有19个乡党委、1个镇党委,个村支部。-年,伍仁桥、大五女、石佛乡改为镇建置。到年底,共有16个乡党委,4个镇党委,个村党支部,12个乡镇直企业党支部。
策划编审:于盼粘
原标题:《安国历史上的区、乡(公社、镇)村级党组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