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博野县 > 博野县资源 > 轶事潴龙河两边,河东河西差别多

轶事潴龙河两边,河东河西差别多

发布时间:2021/4/25 12:57:00

提示:点上方"博野在线"↑博野大小事早知道

回复“爆料”提供身边新鲜事,采用奖现金

回复“买票”查看保定周边最新门票价格

来源:博野在线论坛

原标题:乡间轶事(四)话说“河东河西”

说起河东与河西,人们想到潴龙河,她像一条龙,从西邻的安国进入我博野县,蜿蜒向东北方向延伸去了蠡县,博野人常把潴龙河作为界线,河的左边为河西,右边为河东,很自然,居住在河东面的人便被称“河东呢滴”(乡音),而居住在右侧的人被称作“河西呢滴”。

图文无关

宋村大桥修建以前,宋村堤口有两条大船用来专门摆渡来往的行人,船老大就根据来人的口音收钱。你是河东的,不要钱,河西的,先交钱再上船。

虽说一河之隔,只有二三里地,不算遥远,但两地人的一些乡音、风俗和习惯确有些不同。

先说乡音,记得我刚上班时,曾在一所中学任教,第一天上课,操着不大正规的标准话,便有学生课下说我是来自河东的,我接着问他,你怎知,他的回答是,“知不道”。我一下子愣住了,心想,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怎么还是知不道?

还有一次,我在邯郸纺织厂实习期间,中午在工厂食堂大厅就餐并和几个同学聊着天,突然从邻桌过来一个青年工人对我说,“你是来自博野程委滴吧”?我很吃惊,但立刻镇定下来反问道,“你肯定来自博野解营的,对吗”?他应声回答是。一句熟悉的乡音,在不同的地区出现,会是多么的亲切!

在河东居住多年的老乡,会很容易听出对方是附近哪村人,这就是你不管走多远,不管在哪里,自己对故土留恋的缘故,这就是故乡情结。

小凳子(河东片乡音:小床儿)、出入房屋的台阶(河东片乡音:降擦儿)、扫帚(河东片乡音:条出)、簸箕(河东片乡音:簸起)、叔(河东片乡音:收)、昨天(河东片乡音:夜老各)、明天(河东片乡音:灭早),隔墙灯洞(河东片乡音:壳塔)等等。到此,请河西的朋友们续写上你们的乡音俗称吧。

风俗习惯更是多了,比如今年正月二十五那天正好我在老家,和往常一样和朋友很早出来遛弯,刚出村,就被不远方向几声二踢脚的爆炸声吸引住。清晨响二踢脚鞭炮,常被人疑作开灵(开始哭灵),或预示死了人今天要埋人。

我一下子愣住了,没听说谁死了呀!旁边的朋友想了想才说,今天是什么日子,你忘了。可不是,今天是正月二十五,崩囤的日子。崩庉,是河东一带的过年的风俗,它是用五谷杂粮将二踢脚稳住,在早饭前燃放,粮食被炸得到处都是,鸡鸭来争抢。农民们用此来期望新的一年大丰收,打下的粮食仓里盛不下,将仓库撑崩了。这种风俗习惯在一条河之隔的河西则没有,人们也多有不知情。

还有婚丧嫁娶的风俗习惯就更多了,比如:八十年代以前,河东姑娘出嫁,女方娘家提前一天派几个人送嫁妆;婚日当天即结婚吉时前,娘家人要雇车将闺女送到婆家,男方则只派人去村口接接便行。

记得那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大村,其相邻两个胡同的同族男孩要结婚,而且所订的日子还相同,送亲的赶马车小伙由于没问清路径和结婚人家姓名,便稀里糊涂地跟着迎亲的人将送闺女的马车驶到“目的地”,新媳妇儿一下车,见到院落不一样,产生疑惑,被领进新房后,虽然蒙着盖头,但也能清楚地发现房间内的“陪送”不是自己的嫁妆,她立刻从炕上跳下拉着伴娘就往外跑,边跑边对娘家人说错了,确实错了;那家接亲的也很粗心,没细问,结果两边弄得都很尴尬。

如果是河西,这样的“故事”就不会发生了,河西人结婚是男孩家得很早派人派专车去女方家迎亲,到女方家后,简单地受下儿茶水招待,便让女孩上专车后,和女方的车一起热热闹闹地到男方家举行婚礼、入洞房、吃喜酒了。据说,目前河东人女孩结婚也和河西边一样了。

关于河东河西,有一句充满哲理的话叫“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它比喻的是:别管是人的命运与事业、还是工厂企业、行业或家境都有它的自然轮回规律,好到差、优变劣、贫变富。这和很多人的家境一样,富余变挥霍奢侈、淫欲,直至变得家境衰败至贫穷,再由贫穷变勤俭、变富有。看看一些人的过去、现在,一些历史名人的过去,都不越此规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yezx.com/byxzy/773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