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射线衍射原理
X射线衍射分析是利用实验仪器中X射线与晶体之间产生的衍射效应进行分析处理的一种分析方法,当X射线照射晶态结构时,将受到晶体点阵排列的不同原子或分子所衍射。其衍射原理满足布拉格方程:nλ=2dsin?,n相当于相干波之间的位相差;λ入射波长;θ称为衍射角;d为两个晶面的间距。
图1.X射线衍射数据采集原理
其中,晶体结构与衍射强度满足以下关系:
式中Yik,反射k对净强度的贡献;s,标度因子,同一实验下为常数;mk,多重因子,由晶体对称性决定的整数;Pk,择优因子;Lk,洛伦兹偏极化因子,是衍射角的函数;Fck,结构因子;f(x),峰形函数。采用软件模拟技术,对衍射数据进行模拟修正分析,可以获得实际晶体的内在结构信息。
图2.精修确定晶体结构主要步骤
2.XRD数据精修能够得到的晶体结构信息
①晶体的晶胞参数和结构的确立;
②物相鉴定、定量分析物相;
③测残余应力、晶粒尺寸、结晶度和织构分析;
④测原子径向分布函数;
⑤键长、键角、原子的占位情况与占有率等。
3.精修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精修方法有Pawley、Lebail、Retveld:
①Pawley法:衍射峰由晶胞参数算出;
优点:不需要结构模型
缺点:精修参数太多,计算量大,误差也大。难以解出晶体的结构内层原子信息等。
常用程序:ALLHKL
②LeBail法:衍射峰由晶胞参数算出,以晶胞参数及峰形参数为变量做最小二乘拟合。
优点:精修参数少,收敛速度快,计算工作量少,结果准确。
缺点:有相同或非常相近的位置衍射峰的Ikc最终是相等的,需要提出。
常用程序:fullprof,extra
③Rietveld法:给定一个大致正确的结构模型、选择合适的峰型参数、仪器参数、背底函数进行拟合,得到一个修正的与实际相符的结构模型。
优点:应用较广,能较精确确定晶体结构、定量定性分析物相分析材料的微结构,对材料结构的把握较前两者更为准确。
缺点:需要一个较为准确的初始模型,计算过程相对复杂。
常用程序:fullpro,gsas,topas
4.实际应用举例(以Fullprof软件为例)
①多相精修,定量分析
该实例是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学院刘泉林、夏志国老师课题组在IC上发表的一篇关于Ca2–xSrxSiO4结构转变的文章。文章使用Hitachi型D/MAX型衍射仪(Cu,Kα,λ=0.nm),步宽0.02,管电压40KV,管电流40mA,采用步进扫描方式,扫描角度2θ=5-°,扫描速度为0.02°/s。得到粉晶衍射数据,使用Fullprof进行Rietveld全谱拟合。
图3.Ca1.82Sr0.18SiO4PXRD精修作图
通过ICSD找到对应物相的cif文件,首先以主相cif导入软件,检查空间群以及晶胞参数是否与文件一致。初始循环设置为50,选用pseudo-Voigt峰形函数。其中特别对不对称性进行了精修,总共精修了包括比例系数、试样偏离、背底函数、点阵常数、半峰宽、原子坐标、占位率等66个参数。在此基础上,导入第二相cif文件,同样的手段对其进行精修,最后,对两相同时精修,结果为Rp=5.86%,Rwp=7.91%,χ2=2.04,精修结果如图1所示,晶胞参数及两相含量如表1所示,原子坐标及占有率如表2所示。
表1晶胞参数及相含量
表2原子坐标及占有率
②结构转变研究
该实例是来自台湾大学刘如熹教授课题组在CM上发表的一篇关于Sr1–xBaxSi2N2O2的文章,文中通过同步辐射和中子衍射讨论了不同占位结构之间的转变关系,这里只使用同步辐射数据进行简单说明。文中部分测试来源于台湾同步辐射中心,采用的X射线波长为λ=0.?。所得原始数据转化为GSAS格式导入,衍射波长自定义,修改为0.?,选用pseudo-Voigt峰形函数。精修部分如前所述,对于一系列的样品数据精修,最终Rwp为7%-18%,Rp为4%-11%,具体晶体结构数据这里不再列举。根据精修结果,对晶胞参数变化趋势进行作图,如下图所示,在某个取代范围内晶胞参数符合Vegard定律,同时也出现不连续变化趋势,这与XRD图谱结果一致,佐证了结构转变的发生。
同时在精修结果的.sum文件,读取原子坐标及占有率等信息,导出作图,如下右图所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体系从各个角度投影,来说明结构之间的转变关系。
图4.材料相变过程中晶胞参数变化和模拟的结构变化图
最后,为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搜集材料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时的注意事项:
(1)粉末粒度一般要求约1~5μm,定量分析约在0.1~2μm;
(2)材料用量一般以填满装样槽为准,填粉压力不宜过大,用平整光滑的玻璃板适当挤压即可;
(3)一般不建议采用连续扫描法,除非只做简单的定性分析等。建议采用步进扫描,XRD数据建议的收集要求如下:
表3XRD精修数据采集要求
仪器
管电流、电压
扫面方式
角度
狭缝
BrukerD8
锗单色器
Cu靶
40Kv,40mA
步宽0.02°
每步停留4s
5°~°
DS0.2°
PhilipsPW,Ni滤玻片
Cu靶
35Kv,25mA
步宽0.02°
每步停留15s
10°~80°
DS1.0°,SS1°
RS0.2mm
PhilipsPW
Cu靶
50Kv,40mA
步宽0.05°
每步停留5s
5°~85°
DS0.5°,SS1°
RS0.1mm
其中每步停留时间可根据样品结晶程度适当缩短,一般建议停留时间可设为1s.
学研汇-让科研变得简单,让学术人变得轻松,我们将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数据分析:DFT计算模拟(电/光催化、锂/钠电、离子迁移、形成能、热学性质、吸附等等都可以)、单晶解析、XRD精修和同步辐射数据分析等等,我们的数据分析将提供售后服务,如果审稿人提到相关的数据分析问题,我们可以提供解释。
2.论文配图:封面设计、TOC、插图、流程图、模型图、动画,还包括申请基金、申报奖项的配图制作。
3.各种材料表征测试:TEM、SEM、AFM、XRD、XPS、EBSD、BET、单晶衍射、磁学测量、拉曼光谱等等,还有很多测试项目没有放上来,有需要可以直接咨询我们!测试和数据分析(例如单晶衍射测试和单晶解析)都在我们这里做的话,还会有优惠哦!
备注:
1.由于小编学识有限,如有疏漏与谬误,恳请批评并留言指正!
2.本文版权归学研汇工作室所有,投稿转载请与我们联系!(QQ/)
3.本文所涉及图文、视频仅用于科研交流,请勿作为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吴炳王志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