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宋村:老李有副热心肠义务修路美名扬
人间正能量,尚风暖新闻。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展现咱老百姓的真善美,传递正义、温暖、感动等正能量。说起通往地里的田间小道,大家的第一印象恐怕都是坑洼难行。不过,石家庄宋村有条土路,却特别平坦,因为这里有位热心肠的村民一直帮忙修补。
记者邢文雪:我现在是在石家庄宋村附近的一条乡间小路上,我身后宋村村民李会来正在帮助垫补坑洼不平的路面,这条路连接着宋村和方兴路,本来这不属于交通要道,但是由于这附近翟营大街和南二环通常情况下都是车流量比较大,所以不少人选择到这里来绕道而行,让这里的交通位置也显得特别重要。
今年50多岁的李会来就住在这条路旁边,这条土路是他的家到菜地的必经之路,除此之外,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这条土路的来往车辆就会增多。交通压力加大,路面磨损得更快,他也就得修补得更频繁一些。李会来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修补了。要说李会来为什么会经常在这里修路,还要从年的一场大雨说起。
石家庄市宋村村民李会来:(下完雨)全是泥儿,一点儿别的也没有,正好是下雨就没法走了,那车(过不去),你不修那菜烂到地里出不来,你到夏天好几天下雨,(菜在)地里长着卖不了钱不着急啊。一开始是为了“抢救”自己地里的蔬菜,李会来开始着手修路。起初,他用地里的土来填坑,暂时把路填平了,自己地里的蔬菜也顺利运走了。但刚填平的路被雨水冲刷后,又变得泥泞不堪,坑洼难行,看到眼前的这幅景象,老李的倔劲儿上来了,非要把这条路修好不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会来看到拉着废旧水泥块的工地运输车,便想到用水泥碎块来铺路。
石家庄市宋村村民李会来:(我)就是开着那个三轮摩托,拉着点东西看哪儿不好就垫垫哪儿,附近施工的地方,拉点建筑垃圾啊什么的拉两车,今天闲了就拉两车垫垫,闲了就拉两车垫垫,没有那么大的功夫。在李会来一点一点的填补下,路上的大坑慢慢消失。为了让路面更加平整,他又自掏腰包雇来了铲车,铺土整修再压实。不过,在辛苦修路过程中,偶尔还是有人对他的做法极为不解。
石家庄市宋村村民李会来:当时修着不好走,还有人骂呢。
记者:骂啥?
石家庄市宋村村民李会来:那骂什么啊,吃饱撑的呗你干嘛,人家过当时不方便那一会儿就骂你。
李会来吸取教训,从原来铲车一车车的倒土,改成边倒土边铺平,尽量不影响人们通行。眼看着路面平坦起来,过往的人们也对这位热心肠的“老李”感激不已。
石家庄市民:坑坑洼洼的,到下雨的时候更走不了,这人好,这人才真是好人呢,把这路垫平了也就好走了,太好了。
大家的认可让李会来倍感欣慰。每次雇佣铲车千余元的花费和体力上的辛劳,并没有让他放弃修路的想法,十四年来,他已经把护理这条三米宽,六七百米长的土路,当成了自家的事儿。
石家庄市宋村村民李会来:主要是自己走呢,老百姓的话来说,你修好道不让别人过啊。顺便呗,我们天天不是自己种的菜自己卖,卖菜的时候有人说这是修道那个老头,一说这是修道那个老头儿。
记者:认得您是吧?
石家庄市宋村村民李会来:都认识,都熟了,买我们菜的人也多。
一人辛苦,大家方便,朴实厚道的李会来就是这个默默付出的人。如果您从那里经过,赶上修路难通行,也不妨对这个义务修路护路的人多一些宽容,道一声感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