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人民群众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交流中创造、借用了许多歌谣、谚语、歇后语,丰富了安国会话的语言色彩。前几期《方志安国》介绍了部分歌谣,今天我们介绍几句安国的歇后语,并附有其来历,请您体味安国语言的魅力。后另有安国地方谜语竞猜,看看您能猜出来吗?
1
王各庄卖山(音shai三声)药——没咧
收红薯
王各庄村原来隶属安国县,年6月安国县和博野县合为安国县后,设博野公社,安国县的王各庄村划进博野公社。年1月两县又分开设置时,将王各庄划归了博野县。在生产队时,王各庄发生了一件事,一直流传下来,形成安国、博野两县人人皆知的歇后语。故事传说有几种版本,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一年秋季,王各庄村一个生产队在地里分山(音shai三声)药(红薯)。这个生产队有32户人家,用大钩子称、抬筐将红薯分为斤一堆。那块地的红薯一共分成了94堆。队长说:每户三堆。先来的人家每户取走三堆,最后来的两家,只剩下四堆,差两堆。安国方言分东西也叫“卖东西”。比如“你把这几个苹果给大家分分”,方言说成“你把这几个苹果给大家卖卖”。所以说,把分红薯不够了,说成“王各庄卖山(音shai三声)药——没咧。”
2
铁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子(掸子)
安国药王庙铁旗杆
安国药王庙门前有两根24米高的铸铁旗杆。形象的说是把鸡毛绑在铁旗杆上,会是多么大的鸡毛掸子,因此安国城乡广泛流传此歇后语。
3
铁旗杆尖上挂暖壶——高水平(水瓶)
安国药王庙铁旗杆
同前一歇后语有同样意境,在24米高的铁旗杆尖上挂上暖壶,不就是很高的水瓶(水平)嘛!
猜灯谜(图片来自网络)
安国地方谜语竞猜
远看花花朵朵,
近看丝丝络络,
我又不是仙桃果木,
为什么能能着脚儿摘我。
——打一田间野生植物也是中药名
(谜底见下期)
注:能能着脚儿为安国方言,意为踮起脚
上期谜底:
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撰稿:于盼粘
责编:孟跃亭
于盼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