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点多抵达博野县解村兴国寺塔。
博野县平方公里,24.5万人。河北省的小县太多了,幸好博野县有个唐代兴国寺塔,值得一去。
兴国寺塔是保定境内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为唐代景龙四年(年)创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博野兴国寺塔为四方形十五层密檐式实心石塔,通高7.51米,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边长1.73米,由三层方石组成。塔身第一层由三块整石拼合,形成塔室。塔室南面辟券门,门左右各雕一持剑守护神。室内北壁雕刻一佛二弟子,并刻有塔志,内有“景龙四年”字样。室内东西两壁各有佛像,还有供养人像,所刻铭文中还有供养人姓名。第二层至第十五层为密檐式,每层檐均为石雕成叠涩式样。每层为一块石料,檐部为一块石料,相互叠压,塔刹为一石雕宝珠。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国寺于辛亥革命时期被拆除,寺内有两通石碑被推倒埋在地下(地点不详),寺内还有一口一人高的大钟,上面刻有“兴国寺”,在抗日战争时期砸毁做了手榴弹。年博野文保所对塔基进行了挖掘和清理,修水泥池及围栏加以保护,发现塔基地宫里雕有佛像并刻有铭文。
兴国寺塔在解村学校内,透过大门栏杆可以看到。寺庙改学校,是民国时期的通常操作,宗教也是教化,改造为学校,也是与时俱进。寺庙消失后,塔往往能留下来,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护,也使学校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可以号称“千三百年古校”(无形戏言)。
赶在16点前到了蠡县梁斌黄胄纪念馆。
蠡县平方公里,51万人,也比较小。蠡县旅游乏善可陈,选择蠡县博物馆,也就是蠡县梁斌黄胄纪念馆。
梁斌黄胄纪念馆位于县城北部,年4月12日建成开馆。纪念馆占地30亩,建筑面积平米,共分为序厅、梁斌文学革命艺术展厅、黄胄艺术人生展厅和蠡县革命历史文化展厅。
梁斌,作家,著作有《红旗谱》;黄胄,原名梁淦堂,画家,善于画驴。二位都是蠡县人,同村同姓。《红旗谱》我没读过,黄胄画的驴还是看过。保定养驴的多,驴肉火烧是著名小吃,我会说的保定话也就是只有“驴肉火烧”。
告别梁黄,用了两个小时赶回北京大兴。
年12月28日游,年4月6日记。
游记目录杂文目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