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博野县 > 博野县小吃 > 流传数百年看博野县这个村的戏曲活化石

流传数百年看博野县这个村的戏曲活化石

发布时间:2021/7/8 13:44:46

当数百年的光阴一不经意间浓缩在一个地方戏曲里时,时光竟然会变得那样亲切而触手可及。在河北博野县东王各庄村就有这样一种流传近年的特有地方戏曲——博野拉拉调,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几百年来博野社会的历史变迁,成为博野最鲜明的文化烙印,是其它文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活化石”。

“东王各庄的戏,西王各庄的台,史家佐的火干柴。这几句顺口溜反映的是当年俺村的拉拉调在最繁荣的时候,周边村子搭戏台出费用合着请东王各庄戏班子演戏的盛景。”博野县南小王乡东王各庄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动情地回忆说,在那个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里,在以东王各庄村为圆心的方圆数百里流传着“三天不睡觉,也要看拉拉调”的俚语,深刻反映出了博野拉拉调受群众欢迎的程度。

图为博野县东王各庄村艺人演出拉拉调的老照片

东王各庄村博野拉拉调剧团“掌班”甄更需谈起拉拉调满是感情,他说起拉拉调历史如数家珍,“作为博野特有的地方剧种,拉拉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草根”,这与它主要流行于农村地区有关,数百年来在博野民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民俗节日、生养死葬均要演唱拉拉调。作为一种文化创作灵感的源泉,博野拉拉调曾为包括清苑哈哈腔等许多姊妹艺术接纳吸收。”据了解,博野拉拉调是河北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汲取提炼当地人民异常丰富的生活语言,具有通俗质朴、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等特点。它作为中国戏曲与博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和艺术见证,在博野特有文化中的处于代表性地位。数百年来,根植于民间的博野拉拉调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渗透到博野人民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同民众的文化、教育、宗教、习俗等精神和物质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图为博野东王各庄的村内的老艺人表演拉拉调

土生土长的博野拉拉调,在表演行当方面,生、旦、净、丑各行皆有,其中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要行当。博野县东王各庄村村干部刘广需介绍说,博野拉拉调艺术特色是表演朴实,以唱见长,叙述性、说唱性较强。开始主要演唱一些生活戏,以后逐步能演唱较大型历史故事戏,目前主要代表剧目有《王小打鸟》、《三拜花堂》、《皂袍记》、《闹花园》、《卖水》、《卖画》、《赶考》、《化缘》、《搬窑》、《跑坡》、《控监》、《骂书房》、《打机房》、《盘道》等80余出。整个剧种的表演特点以细致、逼真见长,表演者通过艺术手段细腻地表现出来。在博野拉拉调的艺术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它的唱腔和伴奏音乐。拉拉调的唱腔属于板腔体,依据演唱演奏形式、声腔结构及其表现特点,分为抒情性的头板、二板,多种性能的流水板,加强性的紧三板,抒发性的起板、小导板,叙述性的尖板,抒情、叙述交织性的拨子,以及哀叙性的哭板等十几种板式,各种板式相交,以流水音板在戏中使用最多。

图为博野东王各庄的村内的老艺人表演拉拉调

据村内仍然健在的老艺人介绍,博野拉拉调伴奏以板胡、笙和竹笛为主,伴奏风格讲究“拙笙、巧弦、浪荡笛”。演员演唱时,这三大件乐器伴奏的旋律和节奏常常游离于唱腔之外,以一种固定的节奏音型,不变化的连续使用,形成一种特殊的伴奏效果,这种伴奏方法被称为“小抬杠”。

“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的乡土文化艺术,拉拉调在当今博野社会文化中的影响有所削弱,加上最近这些年村里大批的年轻人外出打工求学,博野拉拉调在传承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其在传承民族传统道德观念、颂扬尊老爱幼的社会公德、活跃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谈起博野拉拉调的未来,东王各庄党支部负责人李宝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博野人都在看点击进入

博野县这个曾辉煌一时的“武术村”,现在几人知晓?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④

脱贫攻坚河北答卷——思想之力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博野人5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人生三大幸事:遇良师,得良友,拥良伴

责编:王大鹏审核:孔运涛

来源:富裕博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yezx.com/byxxc/887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