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俗称“小铲子”“白花草”。阳春三月,正是采荠菜的好时候。荠菜虽是野菜,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民谚有云“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中医学认为,荠菜性味甘平,具有清肝调脾、利血利水的功效。
美食制作:
1.前期准备择净、洗净,用开水烫一下,捞出,过凉水。2.几种制作方法剁碎,加肉馅制成饺子馅或馄饨馅。剁碎,同鸡蛋、面粉一起烙饼。剁碎,炒鸡蛋。切成小段,加白糖、醋、蒜末、盐、香油、味精,制成凉拌菜。
朋友们,谁还有其他制作方法或更好的创意,请在下面留言。
荠菜,不再是一个匮乏和饥饿的名字。它受天地之灵气,顺时间而生发,是野菜中的姣姣者。唤醒蛰伏的童心,抖掉岁月的灰尘。粗衣布鞋,素面朝天。野菜惊喜地呼唤着我的乳名。科头跣足去尘土。我们为它流多少汗,它就回报我们多少香。蹈火赴汤身愈绿,粉身碎骨意更浓。这种野性和倔强令大棚里的尊贵者们汗颜。
一菜一羹,朴素健康。青青白白,淡雅高洁。它与众多食材搭档,成就美味无数,或主角或配角,毫无怨言。它有着与博野乡音一样博大的胸怀。荠菜,总有那么一两次,应该成为我们春天餐桌上的主角。更多精彩内容请戳下文↓↓↓
■快来听听,时光深处的那些民谣
■醉美梨园花香博野”主题征文摄影大赛征稿通知
■博野县梨花节4月8日盛大开幕!赏万亩梨花,携一路芬芳!
■『我醉乡土』走近老房子/第一站屯庄村
■『我醉乡土』寻找老物件之屯庄行
■『尘世走笔』陈玉洲/看那满天的星星,娘你看到儿子了吗?
文字:王淑英
拍摄组:贺景娣王淑英魏春晴
技术编辑:邓伟娜郭瑞霞庞里地
文字编辑:孔淑茵王淑英贺景娣程秀然任翠霞
征稿我醉乡土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