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雄安,不是讲雄安内部,而是讲雄安外围。对于雄安内部,中央和各界已经作出了深厚的研究,已经为雄安本身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和框架。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希望能够通过对雄安外围进行研究,重新发现河北和雄安。
“三环架构”布局
环雄安的概念就是“3+4+9”三环架构,是基于众多专家的观点和意见进行的完善和提高。“3”是第一环,即“支撑环”。雄安要成为中心来辐射周边地带,那么就需要一个支撑,很显然能为它提供支撑的只有北京、天津、石家庄这三个大型城市,这三个城市形成一个“支撑环”,构成环雄安第一环。
“4”是第二环,即“协同环”。雄安起步之后就需要通周围城市协同发展,相互依托。保定、廊坊、衡水、沧州四个离雄安最近的城市是构成“协同环”最好的选择。
“9”是第三环,叫“辐射环”。即是在河北与雄安新区紧密接壤的9个县区,包括清苑区、徐水区、定兴县、高碑店市、固安县、霸州市、文安县、任丘市、高阳县,这些地区因为区位优势已经初步享受到了雄安新区的辐射效应,更为关键的是在保证这些地区在享受辐射效应的同时避免被过度虹吸。
九县区构建“辐射环”
雄安新区刚刚起步,其辐射力度有限,对以上两环也不具备辐射效应,但是对与雄安接壤的9个县区,其辐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现在“雄安研发、周边制造”的格局正在形成。比如北京、深圳等地转移到雄安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一般都把研发基地、技术研究院设在雄安,而把生产基地设在比邻的周边县区。未来伴随雄安新区的崛起,这9个县区一部分可能直接直接划入新区,一部分可能发展成为雄安的卫星城。
与雄安接壤的9个县区的辐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新区建设来说,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就是整个新区的“粮草”,为尽快建成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宏伟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附属设施则是依附于基础设施之上的各种机构和部门,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
首先,雄安新区“三通一平”或者“七通一平”建设任务艰巨。1、雄安的交通雄心2、推进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等建设3、雄安要建“亚洲最大火车站”4、有序实施石家庄至雄安等城际铁路5、北京至雄安将建京安高速6、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站点公布公交路线规划图1号线:从容西安置区,经过津保高速白洋淀站,容城县城,雄安西站,起步区,最后到安新县城。
2号线:2号线是一条东西方向线,应该是从容城东南部开始,一直向东,在快到达雄县的地方,北转到雄安站。
3号线:从寨里安置区开始,向北到容城,然后向东到达雄县。
4号线:从容东安置区开始,向南到雄安西站后,向西南方向延伸。
5保定徐水-昝岗镇:几乎和2号线平行的一条线,是一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
6寨里-雄县:从寨里出发向北,到达雄安西站,到容城后,直向东经雄安站,最后到达雄县。
雄安新区主干交通衔接图
1快:从雄县、容东安置区、到容城继续向西,向北到容西安置区,津保高速白洋淀站这条东西南北交叉的规划快速路。
1轨:应该是从雄安站到,到雄安西站轨道交通
2主干:应该是从雄安昝岗镇到保定徐水和雄县到寨里安置区轨道交通。
图文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发布发准。
责编:小博审核: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