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民间故事河津老城ldquo无
发布时间:2022/5/27 11:53:28
河津老城“无北门”的传说《晋书?天文志上》记载:“长安城北门,曰北落兵,以象此也,主非常以候兵。”旧时王朝凡行军打仗等军旅之事往往亦从北门出入,故北门亦有“凶门”之名。《淮南子?兵略训》记载:“凿凶门而出”,高诱注曰:“凶门,北向门也。将军之出,以丧礼处之,以其必死也。”由此可见,在古人心目中“北门”乃是不吉利的“凶门”,因其大多与“肃杀”、“兵戈”、“争战”、“动荡”之事有关,这与人们盼望天下太平、生活安定的心理正相背驰,故而人人忌之。据河津县志载,河津在秦朝时称为皮氏县,县治在今太阳村东南,北面正对龙门(禹门口)。风水先生说,龙是皇帝的象征,龙门象征帝王之门,县门不能正对皇门,因而皮氏县城不许开北门,一开北门,就会有人造反,或出真龙太子。有城必有门,但一个城有几座门,除受级别的限制外,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应县旧城无北门,五台旧城无东门,是因该方向有河水流经;河津旧城无北门,则是讲究“风水”的结果。此后历代沿袭,龙门县、河津县县治均无北门,只能在东城墙开两个门,县城仍为四个门。河津老城的“文庙”、“关帝庙”、“城墙”、“城楼”、“县衙”、“师家园”、“高家大院”、“毛家大院”、“父子进士牌楼”等建筑。老城的十字口、南关帝庙、师家园一带是老城最热闹的场所,说书的、唱戏的、玩杂耍的,观众极多,座无虚席。这些娱乐性活动四时不断,几乎天天都有。其实,在我国“无北门”的县很多,不仅是河津县城,如河北的唐县、博野、雄县、安国、无极、赞皇、广平、灵寿、获鹿、青县、盐山、成安、清河、蔚县、新河、枣强,山东的高唐、即墨、平度、寿光,山西的河津、绛县,甘肃的通渭、华亭、山丹,广西的修仁、罗城,浙江的乐安,江西的龙泉,这些地方的古城均无北门,其说法也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有的说是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有的说是为了阻挡寒冷的北风侵袭;有的说是北门为“鬼门”,开北门不吉,有“败北”之意;有的说是开了北门,会泄入阴沉之气,会侵犯南方正门之火,不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现在河津城已经没有了城墙城门,老城己淹没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只留下故纸中几幅老图还清晰记载着河津老城的样子,“河津城无北门”也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冯永红整理)耿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