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博野县 > 博野县气候 > 刘剑峰沧桑千古陵头村连载bull4

刘剑峰沧桑千古陵头村连载bull4

发布时间:2022/4/27 12:28:45
北京白癜风专科 http://www.weidumeiye.com/

沧桑千古陵头村

刘剑峰

“圆松树”与楚国夫人高平朱氏墓

陵头村有个“圆松树”,这是千百年来勿论远近非常有名的事情。这棵“圆松树”高大挺拔,碧绿如翠,圆如宝盖。它的名气有多大呢?解放前人都知道,“东边往西走一上咸阳原,西边往东走一上虢镇原,南边往北走一上蔡家坡原,就看见这棵‘圆松树’了”。“圆松树”在千百年间,不但维持着自己茂盛的生命,更重要的,它是方圆百里人的地理坐标。人们赶路找不见方向了,都会说“照着‘圆松树’走”错不了!

在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陵头堡子人冯积岐笔下,经常有一个“松陵村”。这个“松”就是他家乡的这棵“圆松树”,“陵”就是陵头村。可见在冯先生心中,储存着多么浓郁的故乡情结,也可见这棵“圆松树”在陵头人心目中占有着多么重要的位置。以前,若有外地人问陵头人,你是哪里人的时候,陵头人一定会自豪的说:“我是‘圆松树’那里人!”这样就没有人不知道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千百年来,“圆松树”就是陵头村的物化象征和代表。

这棵“圆松树”以它外观树形生长得非常圆而得名。它的植物学树名叫白皮松,松科松属乔木。它的主干和枝条都是粉白色的,树身主干胸围2.82米,主干在4米高处突然分叉,向上斜展外伸,生出无数根细长枝条,形成一个典型的伞形树冠,树冠直径11米,整棵树高约20米。陵头村人,大多有在树下捡食松子经历。站立树下,微风轻抚松针而过,发出轻微呼啸声,不由得让人思绪澎湃,浮想联翩。

陵头村因何有这样一棵白皮松?它栽植于何年?树龄多少?

要说清这个问题,首先得说清陵头村另外一处坟墓和墓主人。从祝家巷村通往陵头村道路东尽头向南庄自然村拐弯处,东西、南北两条道路交汇处外侧位置,古时候有一个高大墓冢,这个墓冢修建于晚唐五代时期,墓主人名叫楚国夫人高平朱氏。朱氏的丈夫和公公在五代时期非常显赫,她的丈夫叫李从曮,她的公公叫李茂贞,就是宝鸡市北原上大唐秦王陵主人李茂贞。李从曮是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县)人,五代时期藩王。晚唐五代时期,李茂贞、李从曮父子虎踞秦陇,开府割据,一度统辖十多个镇(这里的镇是唐代朝廷设置的军镇),势力达及40多个州,是晚唐五代时期重要地方政治势力。李茂贞之后,李从曮继任凤翔节度使,前后镇守凤翔20多年,地位显赫。陵头村这个墓葬,就是李从曮夫人朱氏墓葬。那棵圆形如巨伞的白皮松,就是朱氏墓前神道旁一棵树,树龄距今年了,至为可惜的是,这棵地标性的古树在前几年竟枯死了,这是一件令人十分可惜和惋叹的事情。

楚国夫人高平朱氏生于唐昭宗光化2年(),卒于后汉乾祐2年(),卒年51岁,她的墓志名叫《故凤翔节度使秦王赠尚书令李公楚国夫人高平朱氏墓志铭并序》。朱氏墓葬早在清乾隆5年()就被盗掘,志石出土后遗落村野,岐山知县任懋华将其镶嵌在村里关帝殿内墙壁上,并刻竖了一通碑石,以记其事。

高平朱氏墓志收录在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编注的《唐文续拾?卷七》内。另外,该墓志拓片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拓片题为《李公妻朱氏墓志》(编号:墓志),同时,该墓志拓片还被收入《碑帖菁华》。该墓志拓片长70厘米,宽50厘米,楷书,骈文文体,共39行,满行31字,全文共计字,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和书法艺术价值。墓志不但记述了朱氏生平、家世情况,还提供了李从曮相关资料,其中不少记载可以弥补和校对唐五代史籍缺误,对揭示五代时期多元化政治局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编注《唐文续拾》的陆心源是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生于清道光18年(),他咸丰9年()中举,同治4年()任广东南韶兵备道,同治6年调高廉道,官至福建盐运使,光绪20年()卒于湖州。他在同治年间掇拾遗文编成《唐文拾遗》72卷、《唐文续拾》16卷。由此可知,清乾隆5年该墓志出土后,最晚在同治年间,墓志拓片就流传到了陆心源居官的广东、福建一带,而且受到了当时文物考古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oyezx.com/byxqh/107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